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郑州股票配资网,职业教育如何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给出了亮眼答案。
近年来,依托与京东集团共建的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社会服务产业系以“产教融合、三链协同、技能赋能”为核心,构建起“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创新培养模式,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了千余名实战型人才,更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路径。
让人才“输出端”变为“共建端”
当传统电商教学还停留在理论讲授时,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已携手京东集团,将真实的电商产业链搬进了校园。2023年,双方共建的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正式落地,开创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合作新格局。
产业学院打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松散模式,由校企双方合作成立管委会,建立起月度例会、季度评估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课程开发,从实训基地建设到师资互聘,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全流程。
与京东集团共建的智慧云客服实训中心、视频创推实训中心和智能仓储实训中心等,复刻了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的作业场景,学生在校内就能操作智能分拣设备、完成直播带货全流程。
这种“双主体育人”机制直接推动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学院根据京东等企业的岗位需求,实施“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的双向机制。
京东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客座教授,开设“京东大咖讲堂”,分享最新行业趋势;学院教师每年赴京东总部参与企业实践,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迭代。
组织学生到京东MALL开展研学活动
在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的实训基地,学生们正围绕“南雄辣椒酱”项目开展实战:数据分析组通过京东商智系统挖掘消费趋势,直播组策划带货脚本,物流组设计仓储方案。
这种“项目驱动式”教学,正是学院构建“产业链带动专业群、技术链促进能力链”培养体系的缩影。
2024年开设的数智营销技术专业并纳入广东省技工院校专业目录,专业聚焦人工智能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引入京东智能客服机器人开发、无人仓运维等前沿内容,学生毕业即能掌握用户画像勾勒、智能算法人工推荐、智能体构建等高端技能。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双向赋能”模式:学院选派教师到京东总部参加企业实践,考取京东认证的资格;京东则选派技术专家参与教学并融入大量实战案例。这种“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技能培养成效在各类竞赛中集中爆发。2024年,产业学院学生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电子商务师项目铜牌,在第四届鹿课青年杯全国职业教育竞赛中夺得电商赛道特等奖。
更值得关注的是,学院探索的“技能等级认证+企业岗位认证”一试双证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同时持有高级技工证和企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认定,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高位。
与京东集团共建实训中心
未来将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实效
依托数字商业专业群优势,学院构建起“人才培训+产业赋能+技能出海”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2024年,与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道共建“乡村夜校”,开展直播营销培训12期,培养农村电商人才500余人,带动当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产业学院主动对接“21条现代产业链”中的数字经济产业,与科大讯飞、翰智集团共建“数字商贸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为大湾区电商企业输送技术骨干。
承办2024年朱村街“百千万工程”直播电商公益培训
站在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的新起点,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的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通过构建“产业需求调研-课程动态调整-实训基地共建-师资双向流动-就业质量跟踪”的闭环体系,学院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024年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满意度达98%。正如京东集团华南区人力资源总监所言:“产业学院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让企业DNA融入教育全过程,从人才‘输出端’变为‘共建端’。”
面向未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正以“新质生产力”为指引,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下一步,学院将与京东集团共同探索“数字商业AI实训平台”,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实效,同时拓展“技能出海”项目,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让职业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领域。
从珠江之滨到湾区腹地,京东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的案例印证了:当职业教育真正扎根产业沃土,就能培育出最具生命力的技能之花。这朵花,正以数字商业为媒,绽放出服务区域经济、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光彩。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梁倚嫣 黄辉城 刘子韵郑州股票配资网
科元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